全球资管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,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战略并购、ETF创新、另类资产布局、财富管理服务升级和多元化全球投资来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。
一、资管行业的整体趋势与变革
2024年全球资管行业整体呈现收购扩张与市场重构趋势。贝莱德积极布局另类资产,美国资管企业在欧洲的影响力增强,中东成为资本新流入地,英国通过改革振兴资本市场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,但全球资管公司积极寻求养老金、另类资产和低成本基金等新增长点。私募化浪潮迅速崛起,传统资管公司面对费用压缩和主动管理基金资金流出,加速进入私募市场。贝莱德、领航和骏利亨德森通过战略调整占据高费率私募市场,公-私合作模式逐渐受青睐。主动管理基金资金流出,ETF和模型投资组合成为新趋势,资本集团等资管公司积极发展主动ETF构建模型组合,推动低成本、税务高效的投资管理外包服务。固定收益市场也出现“杠铃效应”,低成本ETF和另类资产受到投资者追捧,而主动债券基金需创新以应对挑战。日本市场主动管理基金长期表现不佳,被动策略凭借成本和稳定性占据主流。
二、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与市场动向
2024年资管公司业绩普遍向好,高盛聚焦另类资产及高净值客户,贝莱德通过收购强化另类资产管理,骏利亨德森提升投资表现和销售策略实现资金回流,智慧树则凭借模型组合与数字资产业务实现多元增长,SSGA精细化运营并优化成本结构,普莱仕依靠投资顾问费用增长展示潜力。富达投资强势崛起,依托被动投资子公司Geode Capital低成本指数基金、财富管理网络,实现业绩领先。领航集团则转型财富管理、主动债券及现金业务,尽管技术投资不足成为挑战,但积极布局新兴业务。骏利亨德森通过IT精简和市场营销优化实现运营利润提升;富兰克林则通过另类资管及定制化服务战略,强化与顾问及客户的信任关系。基金公司的营销与分销职能合作愈发紧密,景顺的“团队的团队”模式成为典范。SEI推出另类投资平台简化财富管理认购流程,银行财富业务整合资源服务高净值客户,美林和北方信托纷纷推出高净值专属服务。单独管理账户(SMA)快速增长,规模突破12万亿美元,个性化和规模化趋势明显;资管公司加大人工智能技术投入提升分销效率,同时注重面对面交流和内容营销;罗宾汉因未能有效监管社交媒体营销遭罚,凸显合规挑战。
三、全球ETF市场发展
2024年全球ETF资金流创历史新高,总资产规模达13.8万亿美元,美国市场尤为突出,主动ETF快速增长,总资产首次超1万亿美元。ETF以低成本、高透明度和灵活性继续巩固市场地位。资管公司与指数提供商战略合作潜力巨大,通过定制化和直接投资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。固定收益ETF规模达2万亿美元,重塑债券市场结构,提升交易效率与透明度。加密货币ETF快速崛起,预计规模将超过贵金属ETF,成为重要资产类别。贝莱德借助主动ETF和比特币ETF业务、模型投资组合平台,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。台湾ETF市场迅速扩张但监管趋严,主动ETF或将成新方向。香港推出单一股票杠杆ETF产品,助推市场竞争力,监管框架不断完善。研究发现ETF提升市场宏观效率和风险定价能力,未加剧市场波动,监管机构鼓励ETF创新发展。
四、机构投资者
另类资管与保险业融合加速,普莱仕与Aspida战略合作体现此趋势,通过私募信贷和固定年金布局保险资管市场。大都会人寿(MIM)通过并购柏瑞投资及Mesirow旗下投资团队快速扩张固定收益和另类投资业务,将资产管理提升为战略核心。保险公司纷纷通过多元化、轻资本模式并购整合,强化全球机构市场竞争力。
五、地缘政治与市场动态
贝莱德190亿美元收购巴拿马运河港口,加强全球基础设施布局,呼应美政府战略目标以减少中国影响。外国投资者撤离中国,非洲、拉美、东南亚(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)等新兴市场成为资本流入热点,受益于劳动力红利、供应链重构与治理改善。美国股市因贸易战和经济不确定性被重新评估,资管公司普遍建议全球多元化投资,新兴市场机会增加。银行监管趋严推动私募信贷兴起,阿波罗和黑石占据领先地位,私募信贷成为银行外融资重要工具。
六、中国市场
中国加强与亚洲及中东金融中心的ETF合作,推动资本市场融合与跨境投资。新加坡基金管理牌照审批延迟,影响财富管理中心地位,部分中国量化基金申请受阻。Harding Loevner通过基本面分析长期布局中国市场,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和政策风险,仍看好中国企业估值和增长潜力,强调长期投资价值。
需要全部内容,请具名致邮件——